粵港澳專家共聚河套 探討AI時代的人機關係

时间:2024-07-12 15:44:16人气:8066来源: 香港文匯網

(香港文匯網記者李望賢 深圳報道)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發展,很可能預示着人機融合、人機共生的新時代即將到來。日前,騰訊研究院聯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青騰、香港科技園公司等機構於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舉辦 「AI時代的人機關係展望」論壇,圍繞具身智能和人機關係演進等話題,從技術趨勢、產業應用、社會治理和場景演繹等多個維度展開,深入探討AI時代的人機關係,引領社會共同思考人機共生時代的經濟發展機遇與社會應對策略。

「AI時代的人機關係展望」論壇日前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舉行,圍繞具身智能和人機關係演進等話題,深入探討AI時代的人機關係 受訪者供圖
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研究院院長司曉在致辭中提出:「從技術角度,普遍認為具身智能是通往AGI的必由之路。每個人身邊都有個形態各樣的機器人助手,已經成為可想像的未來,一是作為生產工具,在生產效率提升方面的作用,另外,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在情感陪伴方面也有很大的想像空間。現在探討人機關係,要清晰理解機器人技術發展的走向和能力邊界,也要對城市空間、社會服務和治理的新挑戰尋找解題思路。」

騰訊研究院還在論壇上發布了《⼈機友好空間探索》研究報告,就具身智能等新科技和城市空間環境的雙向適配進行了探討。該報告由騰訊研究院、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騰訊基建、清華⼤學未來實驗室、清華⼤學⽆障礙發展研究院、帝都繪、機器⼈⼤講堂聯合完成。騰訊研究院資深專家張翼介紹報告時說:「當機器人、具身智能等技術走入城市空間,必然面臨異常複雜的外界環境,這份報告探討了如何構建容納人和機器人等新技術的城市環境體系,並以位於深圳前海大鏟灣的騰訊總部園區為基礎,進行應用場景探索,以期為⼈機友好、環境友好、系統友好的城市空間設計和建設提供借鑒。」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機器人中心主任孫富春教授在演講中介紹了具身智能,以及具身智能大模型如何賦能製造業的發展。他表示,「具身智能強調虛實一體的沉浸感,以及在虛擬世界中實體交互的反作用,需要研究物理數字系統。因此,具身智能的未來,與傳感器技術、算力、物理數字場景和具身智能體的構建高度相關。具身智能與大模型結合,將推動AI技術賦能製造業。」

騰訊首席科學家、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主任張正友在「具身智能的一些挑戰和進展」主題演講中,介紹了Robotics X實驗室基於「層次化」控制來研發智能機器人的進展。「層次化」包括對本體、環境和任務共三層控制,層次化的具身智能的優勢在於每個層次的知識都可以持續地更新和積累,而且層次之間能力可以解耦。騰訊Robotics X實驗室今年研發了自研的五指手和機械臂,此外移動底盤也首次融入到機器人身上,再加上感知大模型和規劃大模型,能夠讓操作機器人實現自由對話和完成任務。

「AI時代的人機關係展望」論壇日前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舉行,圍繞具身智能和人機關係演進等話題,深入探討AI時代的人機關係 受訪者供圖
逐際動力創始人張巍在研討中提到,大模型正在改變機器人研發的範式,從過去的一個場景做深做透,到以通用模型為基礎,針對行業或場景做精調,這讓大家看到機器人強泛化能力的可能性,具身智能本質上就是多模態AI。

此外,聯合國人居署中國項目主任張振山、清華大學長聘教授、清華未來實驗室主任徐迎慶、清華大學無障礙研究院院長邵磊、FutureLabs未來實驗室首席專家胡延平一同參與了「在城市場景下以人為本的城市未來」圓桌論壇。

胡延平認為,無論是在數字世界還是現實世界,我們已經到了需要對人和機器人、人和智能的關係有所安排的時刻,這些安排包括規則、交互、空間等不同層面。張振山提出在城市場景中,生產和家庭生活場景中的安全、隱私等問題,將是主要的治理挑戰。徐迎慶提出,機器人的發展應該從人機工程學、人機交互、人類的需求角度出發,他認為,基於多模態數據的認知與決策,對探討未來機器人的交互方式有重大意義。邵磊則從通用無障礙的視角來討論以人為本和人機協作,他認為人工智能和未來的數字化時代為標準化和個性化提供了各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