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05 21:51:15人气:13624来源: 羊城晚报•羊城派
1月4日,“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从广州南沙出发,前往渤海冰区,开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统关键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重大科学考察。本航次由中山大学牵头组织实施,国内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计划作业时间44天,将覆盖冬季渤海海冰形成期、盛冰期、消退期,是国内首次在冬季对渤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
“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从广州南沙出发,前往渤海冰区,开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统关键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重大科学考察
据本次项目负责人,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极地研究中心主任程晓介绍:“科考队将在辽东湾和渤海中央海区设置2条纵断面2条观测横断面,重点研究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大气、海洋对渤海海冰生消过程的热力、动力影响,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机制,构建渤海海冰生态动力学模型,揭示海冰对渤海生态系统季节变化的潜在影响。”
“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从广州南沙出发,前往渤海冰区,开展渤海冬季冰-海系统关键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重大科学考察
“渤海冬季海冰高密集度冰区的观测数据稀缺,限制了对渤海冰下海洋环境与生化要素变化过程的认识和理解。本航次是国内首次在冬季对渤海冰区开展海冰-海洋-生态综合调查,将很好地弥补之前观测数据不足的缺憾。”本航次首席科学家、著名物理海洋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显尧介绍。
据介绍,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12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5名科考人员共同参与本航次任务。领队为卫星遥感专家、中山大学教授陈卓奇。
“中山大学极地”号渤海冬季航次授旗仪式
程晓介绍:“希望本航次深耕渤海、远眺北极,通过空-天-冰-海立体观测,在研究渤海自身科学问题的同时,探究北极快速变化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同时积极在类极地环境下开展科研设备海试,服务辽东湾生态环境建设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
本航次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编号为 NORC2025-302渤海冬季航次。“中山大学极地”号是我国高校首艘极地破冰科考船,具备极地全海深科考能力。去年7月26日至10月7日,“中山大学极地”号顺利完成2024年北冰洋科学考察,这是我国高校自主组织的首次北冰洋科考活动,标志着中国继“雪龙”号与“雪龙2”号之后,正式拥有了第三座能在北冰洋中央冰区作业的海上科考平台。
文丨记者 陈亮 通讯员 曹宁 李建平 郑钰
图丨学校提供
独家视频!东部战区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23331)人喜欢2025-04-02东部战区组织陆海空火等兵力位台岛周边开展联合演训
(13350)人喜欢2025-04-02时政新闻眼丨从一场座谈到一场会见,总书记两次讲话传递鲜明信息
(13274)人喜欢2025-04-01国际形象片全球首发!中国海军在海外社交平台开号 外国网友:海浪守护者
(7329)人喜欢2025-04-01古巴华裔画家找到江门老家:回到家乡好“心气” !
(13328)人喜欢2025-04-01解密航空强国“职教方程式”|成都航院宣传片发布
(13330)人喜欢2025-04-01灣區十大傑出港生兩單項獎揭曉 候選人「含博量」提高
(9284)人喜欢2025-03-31佛山中央法務區揭牌 聯動港澳打造涉外法律服務中心
(9284)人喜欢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