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首批自貿試驗區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各項試點措施已全面落地。圖為2023服貿會上巴西展商在首鋼園介紹產品。(新華社)
(大公報綜合記者方俊明、新華社報道)去年6月,國務院率先在上海、廣東、天津、福建、北京5個自貿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六地開展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經過一年的先行先試,各項試點措施已全面落地,形成了一批引領性、開創性制度創新成果。
據商務部介紹,為支持境外專業人員在境內提供服務,六地均發布實施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並進一步拓展認可範圍。其中,廣州南沙區篩選出146項境外職業資格證書,港澳台證書84項入列,便利包括工程師等香港專業人士北上打拚。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到,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建立同國際通行規則銜接的合規機制,優化開放合作環境。優化區域開放布局。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鼓勵首創性、集成式探索。加快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
據商務部網站消息,國務院去年6月印發《關於在有條件的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的若干措施》,首批自貿試驗區對接國際高標準規則試點全面落地。
多措並舉 支持境外專業人員來華
開展一批「首創首試」制度創新。率先放寬汽車發動機等62種再製造產品進口,全國首單已落地上海,為企業節省40%成本。實施一批「降本增效」惠企政策。對用於展覽或展示的貨物等暫時進境貨物,提供擔保後暫不繳納關稅及進口環節稅。對符合條件的進口空運快運貨物實現6小時內通關、一般貨物48小時內通關,通關效率不斷提升。形成一批「高效透明」管理實踐。發布在線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探索化解新業態新模式中可能存在的消費風險。積極推動仲裁裁決書公開試點。
推出一批「連通市場」開放舉措。支持境外專業人員在境內提供服務,上述六地均發布實施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並進一步拓展認可範圍。便利外籍人員來華工作生活,對在試點地區籌建公司的外國高管及其隨行家屬簽發2年以內簽證證件,允許外資企業專家的隨行家屬享有與該專家相同的停居留期限。按照內外一致原則,對外資金融機構開展新金融服務申請作出審批,對境外金融機構提出的有關服務申請在120天內作出決定。
南沙清單納入146項境外職業資格
上海方面正全速打造面向國際的海外人才服務綜合體,服務更加快捷、便利。自今年4月15日起,上海虹橋海外人才一站式服務中心整體搬遷至長寧區,迎來全新升級,讓申請人「一站式」完成簽證的申請、審核、製證以及發證,還新增的安居、醫療、教育、家政、培訓、養老等17大類共30項生活服務。以來自丹麥的尹先生為例,申請外國人工作類居留證件,最快7個工作日辦妥。
廣東自貿試驗區涵蓋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和珠海橫琴新區片區。在實施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方面,廣州市南沙區已於去年公布《廣州市南沙區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下稱「清單」),共篩選出146項境外職業資格證書,其中港澳台證書84項,外國證書62項。「相關政策實施以來,不僅解決境外專業人才的職業資格問題,還與本地市民享受同等服務。」獲得內地高級工程師資格認可的香港執業人員黎祥掀表示,「試行『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後,項目報批時間大大縮短。我本人也通過資格認可,把在香港從業的許多經驗直接帶到南沙。」據悉,目前加速建設的南沙慶盛樞紐TOD(公共交通導向開發)項目,是廣州市首個試行「香港工程建設管理模式」的試點項目,為香港建築領域企業和專業人士在南沙開業執業提供了一系列便利舉措。
同時具有香港和澳門註冊執業資格的余偉清是獲橫琴備案認可書的首批港澳專業人士之一。「有了橫琴頒發的備案許可書,方便境外發展商到內地發展,對今後業務拓展大有裨益。」
專家解讀|創新成果可在其他自貿區推廣
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受訪時表示,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試點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不同的試點在形成引領性、開創性制度創新成果後可嘗試在其他區域推廣,譬如在海南自貿港摸索總結的基礎上可擴至廣東三大自貿區片區,為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拓展實踐路徑。
「試點實施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並進一步拓展認可範圍,可讓更多的境外專業人士到內地服務,從而大大提高內地市場的國際化程度,提升各個領域的專業化規範化水平。」彭澎表示,就廣東而言,港澳專業人士更多開展在大灣區的服務,有效推進粵港澳三地規則對接。他建議,接下來要對境外專業人士的資質形成更加便利有效的認證機制,推動互認可以加強溝通和來往,以及規則的一體化融合。
彭澎表示,試點實施「降本增效」惠企政策,可提高來展的積極性。「如果這些免稅措施積極有效,在海南自貿港摸索總結的基礎上嘗試在廣東三大自貿區片區推廣,有可能進一步減少參展商的費用成本,大大提升廣東會展業的地位和影響力。」
商事仲裁|瓊自貿港臨時仲裁 高效解決商事糾紛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到,加強涉外法治建設。健全國際商事仲裁和調解制度,培育國際一流仲裁機構、律師事務所。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
仲裁是國際通行的、與訴訟並行的商事糾紛解決方式,也是最受歡迎的跨境解決爭議方式之一。7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國際商事仲裁發展若干規定》正式施行,為打造一個新的國際商事仲裁中心提供了法律支撐。
其中,臨時仲裁備受關注。此次《海南國際商事仲裁規定》突破《仲裁法》的有關規定,率先在海南自貿港探索開展臨時仲裁,明確在海南自貿港註冊的企業之間,海南自由貿易港(註冊)的企業與國外、港澳台企業之間,以及國外、港澳台企業之間的商事糾紛,可以在海南自貿港進行臨時仲裁,豐富了商事糾紛解決工具箱,為商事糾紛當事人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與國際接軌的臨時仲裁制度服務。
《海南國際商事仲裁規定》明確當事人可以自行約定仲裁員的人數、自行協商指定仲裁員。由於臨時仲裁沒有專門的機構協助,對當事人的專業性、合作度和仲裁員的專業性要求更高,在臨時仲裁進行過程中,如果各方當事人無法就選擇仲裁員達成一致,或者仲裁程序的進行需要庭審場地設施、仲裁秘書等方面的協助,可以向仲裁協會或海南國際仲裁院提出。
「連通市場」開放舉措
簽證簽發
•便利外籍人員來華工作生活,對在試點地區籌建公司的外國高管及其隨行家屬簽發2年以內簽證證件,允許外資企業專家的隨行家屬享有與該專家相同的停居留期限。
金融服務
•按照內外一致原則,對外資金融機構開展新金融服務申請作出審批,對境外金融機構提出的有關服務申請在120天內作出決定。
資歷認可
•支持境外專業人員在境內提供服務,六地均發布實施境外職業資格認可清單並進一步拓展認可範圍。
話你知|制度型開放
201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制度型開放」,強調「要適應新形勢、把握新特點,推動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到,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主動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在產權保護、產業補貼、環境標準、勞動保護、政府採購、電子商務、金融領域等實現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相通相容,打造透明穩定可預期的制度環境。擴大自主開放,有序擴大我國商品市場、服務市場、資本市場、勞務市場等對外開放,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深化援外體制機制改革,實現全鏈條管理。
自由貿易試驗區
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海南自由貿易港,既是中國在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戰略舉措,也是中國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的重要載體。2013年9月,中國第一個自由貿易試驗區在上海揭牌。之後布局不斷完善,先後分7批在全國範圍內設立22個自貿試驗區,形成了覆蓋東西南北中,統籌沿海、內陸、沿邊的改革開放創新格局。
2023年,中國自由貿易試驗區合計進出口7.67萬億元,增長2.7%,佔進出口總值的18.4%;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深入推進,年度進出口連續3年保持兩位數增長。自貿試驗區推出了一大批基礎性、開創性改革開放舉措,有效發揮了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台作用。
(來源:大公報A2:要聞 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