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十五运会广东、香港、澳门赛区举行“火炬传递”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本场发布会由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新闻广电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邓鸿主持。
十五运会火炬
邓鸿介绍,今天是10月27日,距离十五运会开幕式还有13天。不久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南沙举行。全运圣火“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海底,通过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实现了“深海逐梦、燃冰成炬”的创举。采集仪式当天,全运圣火分别奔赴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地,并将于11月在4座城市举行火炬传递。
火炬传递路线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唐国华介绍,十五运会火炬传递以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赛理念和“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为核心,由粤港澳三地成立指挥部并建立高效沟通机制,目前筹备工作基本完成。火炬传递共设200棒火炬手,每城50棒,每棒跑动50~100米,当天9时结合深圳站传递,在莲花山公园举行启动仪式,9时30分其他三城同步起跑,下午5时左右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融火仪式。
传递路线兼顾历史底蕴与当代精神,广州串联镇海楼等老景点和珠江新城等新地标,深圳涵盖行政中心等城市客厅与特色美食街区。沿途安排粤剧联演、青少年合唱等岭南特色活动增强市民互动。广州传递路线以“千年羊城 新彩广州”为主题,穿越古今、面向未来且融通湾区,展现城市特质;深圳传递路线总长45公里,以“三站联程・山海连城”为主线分三段,通过陆空联动展现“改革、融合、未来、生态”之路。
火炬手选拔体现广泛性与代表性,涵盖先进模范、基层一线、体育工作者等群体,还组建外来务工人员、志愿者等团体方阵。传递采取“三地联动、四城同传”模式,融入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等科技元素,部分路段点对点跳跃传递,同时参照“无感通关”保障物资运输,并制定应急方案应对突发天气。
香港传递路线
十五运会香港赛区统筹办公室主任杨德强介绍,香港此前已参与广州南沙火种采集仪式并带回火种灯筹备火炬传递。11月2日,香港将与其他三城同步开展传递,每城各50名火炬手,涵盖体育界、志愿者、青年、残疾人士及少数族裔代表,部分以团队形式参与,展现香港的开放多元。香港传递路线以添马政府总部为起点、启德体育园为终点,横越维多利亚港两岸,途经添马公园、金紫荆广场等地标,启德段还会经过体育园多个场地;传递除跑步外,还将使用渡轮和开篷巴士,全程约两小时,既展现国际都市活力,也借渡轮凸显新旧交融的文化特色,更以途经回归纪念碑、终点设启德体育园,彰显赛事对香港体育发展的里程碑意义。
赛事筹备上,香港赛区工作已进入最后阶段,预计超4000人参与赛事、数百名传媒采访,各部门建立沟通机制保障顺利进行,还在四个指定口岸设专属通道,协调交通衔接酒店与赛场。10月31日将在维多利亚公园举办首个项目沙滩排球,场地已就绪,观众观赛之余可体验周边购物与美食。十五运会火炬传递“三地联动、四城同传”的模式是最大创新,既体现三地同心协作,也为香港提供展示城市形象的契机,未来希望借此推动湾区体育产业联动,吸引更多大型赛事落户。
澳门火炬传递路线
十五运会澳门赛区筹备办公室主任潘永权介绍,澳门赛区设计了以“文化共融”为主题的传递路线,旨在向全国人民展现城市魅力,让市民与旅客共迎全运喜悦。澳门火炬传递将在半岛进行,路线全长约2.6公里,途经旅游区与多个历史文化地标,既凸显澳门中西文化交汇的独特魅力,也体现城市多元包容的精神;起跑仪式设于特区政府总部,彰显政府重视,火炬手将途经南湾大马路等地标,最终抵达世界文化遗产大三巴牌坊这一中西文化融合的象征。
火炬手涵盖体育界、青年及社会知名人士等群体,体现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同时,组委会已做好交通与安保准备,确保活动顺利,期望借传递提升公众对澳门赛区赛事的关注,展现市民期待与城市文化底蕴,并与粤港协作呈现“简约、安全、精彩”的盛会。此外,因澳门首项空手道赛事11月6日开赛,11月2日的火炬传递可通过直播为体育迷提前“预览”澳门美景,路线还结合历史城区申遗二十周年与“东亚文化之都”活动,促进体文融合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同时以“美食之都”的中葡美食吸引游客。